【書籍】《東京,若即若離》



受到日本國際交流協會的邀約,蔣方舟在東京獨居了一年,度過了一段完全真空的生活,《東京,若即若離》便是紀錄這段異國細碎而清潤的生命日常。

說來與這本書相遇也是緣分,那時和友人在香港機場分別,口袋還躺著幾十塊港幣,雖然對香港意猶未盡,但知道現實不可能允許我短時間內再度到訪,便在某間免稅店順手把錢花出去,買下這本書。

一個禮拜後,我到了東京旅遊。

我們在六本木靠近山王溜池的一個寧靜小巷中落腳,每晚喝點小酒後,我們便會晃晃悠悠的回到住處,然後朋友邊抱怨腳痠邊貼休足時間邊看NBA,我則倚著橘黃燈光,悠悠的翻閱著《東京,若即若離》。

這本書並不以介紹東京為目的,主要是作者私人的喃喃細語,關於生活,關於藝術,不單純描述所見所聞,而是這段日子,在眾多事件下的思索碰撞。

因為我底蘊的欠缺,作者提及的許多作家、藝術家、作品和事蹟,都令我津津有味。另一方面,看到那些稍早才去遊覽過的地方,像是目黑川的漫步、皇居的慢跑、神保町的尋寶,每每讓我親切莫名。

或許年齡相仿,當中許多看法我也深有所感。像是這段:

“人在春風得意時,順風順水時,駕輕就熟時,理所應當時,對生活得到都結論,全是虛妄。”


前陣子是我進入社會後第一次離職,走出公司躺在沙發上,才赫然發現,在舒適圈裡檢視自己乍看光鮮,一跳出去換個角度,就成了一坨腐壞和懶散的化合物,對於自己的認識從不是發生在順風時,而都是在每個逆風低頭、深陷低谷的片刻。

看了作者的身平簡介,似乎用句一帆風順並不為過,當然台下肯定有數不清的汗水淚水,過早面對世界的眼光,那辛苦我無法想像;不過,窺視她的字裏行間,我猜想,她大概希望自己是個走過遍地荊棘的人吧。

還有這一段:

“我還是一個如此功利和虛榮,畏懼平穩生活帶來的安逸,只能從進步裡獲得對自己的認可,感知到自己在活著。”


我很清楚,對自身存在的質疑從宗教或科學上不可能得到解答,而是得倚靠大腦本身不斷的對話,自己出題自己批卷。

當然,前提是我們的生活安全無虞,才能在這邊自以為是的探索,厚著臉皮說「你那叫活著嗎,你那只能叫沒死」;從二十萬年前智人出現到現在,也只有活在這五百年的人才「有可能」有資格說這種話,想想也不知道是不幸還是萬幸。



說說結論吧。

我不知道每個人能從中得到什麼,或許在梵谷的故事中燃起興趣,或許在東京的描寫中想起記憶中的煙花,或許在關於寂寞,卻無法你儂我儂的心情裡思考適合自己的狀態;而我寫下這些,只是想紀錄對於《東京,若即若離》,對於東京之旅的感謝,感謝它們為我帶來這一小段平和的生命時光。


博客來《東京,若即若離》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電影推薦】 從功利主義看Netflix上的《Circle》(詭打牆、生存迴圈)

《ARQ》 又一令人驚艷的小成本科幻神作

【電影推薦】5部韓國喜劇電影,獻給下班想輕鬆一下的你

【美劇推薦】《Get Shorty 黑道好萊塢》第一季

【電影推薦】跟著《少年手指虎》來場爆笑的龐克巡迴吧!

【英劇推薦】《Fleabag 倫敦生活》新穎、諷刺又令人心碎

【美劇推薦】論男人的嘴砲與友情《好萊塢教父 》

【英劇推薦】《State of the Union 婚姻危機》

【電影】《絕命大平台》結局解讀

【英劇推薦】《The End of the Fxxxing World》X你的世界末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