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電影】回顧經典《十二怒漢》:一場成功的公民教育


《十二怒漢》是一部偉大的片子,無論對議題的討論、編劇的完整到電影美學,都是萬里挑一的絕佳電影。第一次看《十二怒漢》是在高中的公民課,還記得當時看完便滿腦震撼,和同學討論不休。

今日再看,張力依舊十足,探討的問題也還未過時,但我之前並沒有注意到,或許它真正偉大的原因來自另一個面向,那就是它是一場不折不扣的「教育」,套用中國的話就是宣導片,或者說「主旋律電影」。

當然,教育不全是好的,看看《厲害了,我的國》,呵呵。

好啦。以下進入正題。



美國從被殖民時代便從英國繼承了「陪審團」制度,並一路延續到如今。今天我不討論司法制度,我只是想點出一個很明顯的事實,那就是《十二怒漢》(1957年)的誕生,很大一部分教育了20世紀中後期的美國民眾。

美國為什麼能變得強大?這裡頭有太多因素,包括二戰、包括創業風氣、包括自由,另外,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美國公民的「法律素養」。這種素養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產生的。

舉例來說吧,治安是一個台灣最讓我引以為傲的事情,而其他國家就算現在把制度改的和我們一樣,也無法馬上達到。它的存在,仰賴每一個人民腦裡的基本素質,這些素質在社會風氣和教育之下一路孵化,成為一個巨大的網,最終連接成整個社會的道德觀。

而法律素養,便是美國能崛起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:當人們具有良好的法治觀念,擁有「懷疑」以及「思考」的能力,並共同創建可以保證人民財產安全、言論自由的法治社會,才讓人民帶著安全感,更積極的去創造價值,無論在文化上還是經濟上。

現在讓我們看回《十二怒漢》,它就是藉由一個虛構的故事,闡述了Reasonable Doubt,闡述了對生命的尊重,並批判偏見、批判標籤、批判那些對法治不負責任的人,最後創造了這一場成功的公民教育。

其實,探討這樣的議題的紀錄片難道少了嗎?針對法治的作品不是隨處可見嗎?憑什麼《十二怒漢》就這麼經典?很簡單,因為《十二怒漢》沒有讓人昏昏欲睡的說教,它用無尿點的機智對白、緊湊節奏,以及讓觀眾對於「男孩」命運的好奇,比起其他嚴肅的紀錄片,能觸及更大範圍的觀眾,並帶來同樣的效果:上一堂好課。

除此之外,它在影視界的成功,讓它得以永垂不朽,永遠教育下去。世界各地甚至出現諸多翻拍、效仿,成功的把價值觀廣闊的傳遞出去,其中源頭也是基於相同的原因。



如今,我們都已知道電影、文字、影片或任何媒體的力量有多大,看看全球被美國迪士尼和英雄片文化輸出的影響就知道了。所以,我覺得台灣應該多多利用電影、電視劇來對進行「軟實力」的輸出(像是民國七八十年代),抑或是對台灣民眾做素養教育(像是十二夜之類的),充分利用這股力量。

對於我,或是其他小小觀影人,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此類現象,去思考電影傳達的訊息,以及我們有沒有在不知不覺下接收了某種價值觀。




延伸閱讀:
【電影】《愛爾蘭人》一場才氣杯觥交錯的盛宴
【電影】 與《駭客任務》並列科幻經典的遺珠《Dark City》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電影推薦】 從功利主義看Netflix上的《Circle》(詭打牆、生存迴圈)

《ARQ》 又一令人驚艷的小成本科幻神作

【電影推薦】5部韓國喜劇電影,獻給下班想輕鬆一下的你

【美劇推薦】《Get Shorty 黑道好萊塢》第一季

【電影推薦】跟著《少年手指虎》來場爆笑的龐克巡迴吧!

【英劇推薦】《Fleabag 倫敦生活》新穎、諷刺又令人心碎

【美劇推薦】論男人的嘴砲與友情《好萊塢教父 》

【英劇推薦】《State of the Union 婚姻危機》

【電影】《絕命大平台》結局解讀

【英劇推薦】《The End of the Fxxxing World》X你的世界末日